2016年7月24日至28日,第五届“徕卡杯”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又回到了出发地,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全国133所高校的396名本科生参加了本次大赛。
开幕式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潘伟、材料学院副院长林元华及教务处教培中心主任唐子龙出席了开幕式。杨斌副校长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预祝全体参赛选手取得好成绩。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发表讲话,指出“这项以现场操作现场评比为特色的赛事的成功举办,开辟了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的一种全新的形式,是‘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一种全新的探索,有利于进一步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图1 开幕式会场
图2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发表讲话
图3 孙建林主任为决赛样品抽签
比 赛
本届大赛由原来的复赛和决赛赛2个样改成了采用初赛 (T12) / 复赛 (45钢) / 决赛 (20钢或球墨铸铁) 三阶段赛3个样,总分相加的赛制。
本届比赛,作者有幸进入赛场,客串了业余摄影师一职,拍摄了大量精彩赛场照片。
图4 清华大学赵玉珍老师正在电话指挥
图5 评委室的评委,大都是参加过第1届比赛的带队老师。画面右侧的3人小组,是表面质量评分小组,前端一个人的是张辉老师,另一位男老师是向嵩,女老师是刘瑛,画面中央7位老师分别是赵红利、沈宏芳,郑建军、王温银,何艳玲、任晨星、林小娉
本届清华大学比赛,赵玉珍老师负责培训志愿者,并制定了志愿者制定工作流程规范和紫荆志愿者管理办法。尝试采用两批轮流作业,实现高效清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图6 志愿者合影
图7 志愿者引领选手前往比赛场地
图8 刘竞超 (穿黄衣者),北京工业大学学生,第4届昆明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这次作为志愿者为本次比赛服务。之后连续3年培训志愿者,并作为志愿者服务本赛事,成为了比赛的一张名片。今年考上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还可以为比赛再服务3年。
图9 志愿者高效整理理赛场
一组美眉照片:
图10 金相与美
闭幕式
经过三日的激烈角逐,最终有60名选手获得一等奖,75名选手获得二等奖,121名选手获得三等奖,北方工业大学张玮同学获得徕卡特别奖。团体特等奖获得者军械工程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团体第二名) 和西安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捧走了大赛的流动奖杯“徕卡杯”。
图11 闭幕式会场,刘国权老师做大赛技术、评委工作总结
图12 为团体特等奖颁奖
图13 本届比赛特地让志愿者作为颁奖嘉宾三等奖颁奖
比赛的最精彩除了颁奖仪式,还有两个精彩的发言:
北方工业大学张玮同学获奖感言赢得参赛师生长时间的掌声,写得真好!
尊敬的领导,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北方工业大学的张玮,很荣幸有机会代表所有的参赛选手在此发言。今天我要说的主题是感谢。
第一,我们要感谢大赛组委会,没有他们的精心筹划与辛苦工作,便没有我们今天欢聚一堂、相互学习、切磋技术的场面。大赛的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此次大赛中与所有选手、同学,在组委会建立的平台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共同把金相技能提高一个新的层次。
第二,我们要感谢此次大赛的评委。在三天的比赛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看到评委们在比赛场地忙碌的身影,连午饭都是在比赛间隙解决的。作为一名参赛选手,我看到评委们这样的举动十分感动。在此次大赛中,在各位评委的指导监督下,我们在金相试样制样过程中的操作更加规范,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很有帮助。
第三,我们要感谢清华大学的老师们和志愿者们。从我们来到校园的第一天起,这些志愿者们便带着我们寻找比赛场地、提醒我们比赛注意事项等。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志愿者刘竞超同学,在比赛候场时她会舒缓我们紧张的情绪,为我们加油鼓气。在这样的比赛环境与氛围下,我想我们的成绩都有所突破。身着黄色志愿者服装的志愿者们,是我在清华看到的最独特最美丽的风景!
第四,我们要感谢徕卡公司。众所周知,我们的比赛是由徕卡公司冠名赞助的,我个人所获的这个奖项也是由徕卡公司特别赞助的。在比赛过程中,徕卡公司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与支持,有这样强大的公司做金相大赛的赞助商,我相信未来的比赛将会越办越好,越办越成功。
最后一个感谢我要献给我的指导老师与队友们。指导老师伴随着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从为我们准备校赛,到选拔出参赛队员,带着我们从不懂金相的学生到了可以站在这里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手。他们带着我们走出学校,闯过复赛、半决赛、决赛,看着我们今天站在这个华丽的礼堂里接过奖状。很多时候他们比我们还要紧张,却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鼓励我们,舒缓我们的情绪。我的指导老师,蒙毅老师,更多的时候会举起他的手机,记录下我们每一个参赛的瞬间;无论有多么紧张,都会说“我有吗,我不紧张”的老师,能有这样的指导老师,作为参赛选手我很感激,作为他的学生,我很幸运。在此,我想代表所有的参赛选手向每一位指导老师说一声:谢谢!
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于我来说与其说是一种荣誉不如说是一种鞭策,在今后,它将时刻激励我以认真的态度在学习材料的道路上前行。
图14 张玮同学获奖感言
再就是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刘国权作的评审工作总结,讲话的最后,就金相技术的工程应用给参赛师生上了精彩的教学课。清华大学是国内工科的巨无霸,工科是清华大学最依仗的学科,50、60年代清华大学曾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在清华大学举办恰逢其实,金相技能大赛比的什么,比的动手能力,比的金相样品制作的好坏,制样能力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全部,金相更重要的内容在于分析,就是平常所说的金相分析,在此主要讲一下金相分析的工程应用问题:任何一个优质金属机器零件,必须外形完好,内部致密、缺陷少,使用性能合乎要求。那么怎样知道内在质量的好坏呢? 要进行金相分析。金相分析技术是广泛用于金属材料研究和检验的物理检验方法。金相分析的目的,一可以鉴定成品金属材料和机器零件的内在质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二可以鉴定各种缺陷的分布状况和性质,分析研究产生缺陷的原因和各种工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为改进工艺质量和各种试验研究提供数据。因此,金相分析广泛应用于军工、冶金、铁道、船舶、锅炉、机电及仪表领域,是保证产品质量不可缺失的重要手段。检验工作内容。一方面是对冶金、机械成品或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把关,按国家和企业技术有关标准; 正确进行组织辨识,评级,得出产品是否合格的结论。不仅有组织识别还有评定,既有定性还有定量、半定量的检测。金相检验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项: (1) 材料基体相的组织结构及其缺陷; (2) 显微组织的取向和状态的非均匀性,如带状、分布不均、晶粒度等;(3) 第二相的类型、结构、组成、数量、形态、尺寸和分布。废品分析与失效分析。对金属材料、半成品或零件在制造中产生的废品,或使用中的过早失效进行分析,是金相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金相学习上,既要注重理论的学习,又要提高实验技能,理论联系生产实际,学以致用; 既要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又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正值暑假,清华大学校门口排着等待参观的长龙,校园内游人如织,家长带着小孩以及参加夏令营的中小学生来感受清华气场的,都是清华的追梦者,本文作者也曾是这些追梦者中的一个,然而清华能够考上的得是尖子中的尖子。参加工作后,单位的厂长和和总工都是清华68届的毕业生,他们太能干了,给我树立了正面的标杆,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知不觉中模仿他们。
图15 清华二校门前游人如织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清华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是中国顶尖学府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清华百年校史中,培养出9名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 余名院士等大量的学术大师、兴业之材、治国栋梁。清华,自它诞生起,就担负起民族的兴旺,中国的崛起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在历史长河的每个阶段,清华都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截至2012年底,清华大学设有19个学院,55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型、开放式、综合性大学。其学术实力居全国高校之首(QS发布的学术排名全国第一),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图16 清华学堂
清华大学不仅强于工学教育,同样强于文化培养和精神激励。民国四文学四大家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都曾经在清华大学当教授。
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汪曾祺评价闻一多先生的课:有着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
图17 清华校园内的闻一多像
图18 清华荷塘
不知当年朱自清先生站在什么地方,触发了写下《荷塘月色》的灵感。
清华大学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水木清华,亦作“ 水石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语本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清华大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恰如清华园工字厅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图19 选手们在工字厅北门留影
用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在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结束这段文字:
…… 你们爱真理,也爱生活;爱自己,也爱公益;爱机械制图,也爱引体向上,……没有什么畏惧与不可能,你们是阳光的7字班!(在清华,哪一年入学的就称为 “几字班”,2007年入学的是“七字班”,每十年“字班”就会是一个轮回。) ……
第一,独立思考。从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到蒋南翔校长坚持“不惟书,不惟上,不惟他,不惟洋,只惟实”,清华传统的深处,始终蕴含着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精神。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去分析、去判断、去决定。比如毕业时面临的选择,是读研,还是工作?是出国,还是留下?是到企业,还是去政府?是选择这个行业,还是那个行业?实际上,如果没有真正独立深刻的思考,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决断,将来在研究和工作中也难以有真正的创见,更难以形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见异思迁,只会失去自己前进的方向。……“循常理,不跟风”,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认识和坚持。……
第二,善于作为。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当中,方方面面的不完善、不合理乃至不公平会有很多。这些也常常对同学们的成长带来困扰,造成影响。所以大家有时会抱怨、会批评、会发牢骚,这是难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仅仅有抱怨和批评还远远不够,更不能因此嘲笑和怀疑一切,而要善于从复杂的局面中找到解决问题、改变现实的道路。我们要有批判,更要有建设;要有质疑,更要有行动;要有想法,更要有办法。我们不是旁观者,不是过客,我们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很多时候,真正去做成一件事情,比仅仅去批评它要困难得多。不仅有外部的阻碍,还有自己内心的动摇。要克服这一切,需要我们有坚韧与智慧,付出辛勤和汗水。而这才是清华人的底色!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