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完美收官后,金相大赛微信公众号新建了一个“大赛人物”板块,用来介绍长期活跃在金相大赛活动中的老师们。龚老师便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写一下武汉理工大学吴兴文老师。我欣然接受。原本以为自己很了解吴老师,写起来很容易,但真正拿起笔来,却又不知道从哪下手,不知不觉就几个月过去了。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以自己习惯的方式 —— 流水账的形式,记录下了吴老师的二三事。
吴老师首次结缘金相大赛,是2013年在东南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大赛。吴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带领三位同学参加了这次大赛,获得了一个一等奖和两个优胜奖,取得了开门红。这届大赛参加得非常匆忙,因为得知赛事信息比较晚,在赛前两周才准备、才报名,估计给承办单位带去了很大的麻烦。这件事情,吴老师一直“耿耿于怀”,后来曾经多次提到:为了让学生能够参赛,获得一个锻炼的机会,走了一次后门。
随后,吴老师又连续带队参加了在昆明、北京、南昌、西安、常熟、太原举办的六次大赛,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许多参赛学生获得了研究生保送资格,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著名高校。这里仅举一个例子: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便走出了三位博士。下图是吴老师和三位选手在第五届大赛中的合影。这届大赛,武汉理工大学获得了一个一等奖和二个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金志鹏同学 (左二) 保研到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直博;三等奖获得者武佳璐同学 (左三) 保研到清华大学,本科直博;三等奖获得者陈夏岩同学 (左一) 保研到华中科技大学,硕博连读。
从第六届南昌大赛开始,吴老师进入评审委员会,担任评审委员会委员。那年,参赛高校数激增至160多所,参赛学生人数大增,样品评审压力也大增。在得知需要更多评委之后,吴老师毫不犹豫加入了评审委员会,成为了评审大家庭的一员,开始在大赛中承担更多的工作。也是从这届大赛开始,吴老师肩上的担子重了一份。担任了大赛评审委员,不仅工作强度较大,对评审质量要求也较高,吴老师又是老花和近视的高级组合,每次评审一天下来,经常换眼镜换得手都麻了。
我是从西安大赛开始随吴老师一起带队参加比赛,在此之前一直是吴老师一个人带队,可谓是在大赛上又当“爹”又当“妈”,白天辛苦在赛场当评委,晚上九、十点回到宾馆还会召集学生谈谈心,讲讲一天比赛遇到了哪些困难。
在第九届太原大赛上,吴老师被选举为竞赛委员会副秘书长,担任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协助韩雅静老师负责大赛现场、评审监督及申诉处理等工作,也是从本届比赛开始吴老师成为了大赛核心团队中的一员,逐渐被大家所熟知。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举办近十年来,吴老师一直活跃其中,或者是随队教师,或者是评委,或者是监督委员。除此之外,吴老师还积极参加了和大赛相关的各种活动、会议,和众多指导老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不藏私,乐于助人,为推动大赛的发展做出了努力。
正是在吴老师的主持下,湖北省省赛也发展得蒸蒸日上。吴老师亲自联系,促成了湖北省金属学会和湖北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的结合,而且是深度结合。由湖北省金属学会秘书长担任省赛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湖北省金属学会理事担任省赛竞赛委员会主任委员,从而使得湖北省省赛成为了由湖北省金属学会主办的一项正式的省级赛事,为省赛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吴老师亲自撰写了湖北省省赛章程、竞赛规则等文件,确保了省赛健康有序的发展。吴老师联系省内高校老师一起完成了省赛组织机构的建设,竞赛委员会由热爱金相大赛活动的老师组成,可以保证省赛活动的有力执行。吴老师把热心金相大赛活动的企业纳入了组织机构 (襄阳美均石余兵经理现为湖北省省赛副秘书长) 中,使得湖北省省赛具有了校企联办的鲜明特色。
省赛得到了省内高校老师的一致肯定,很好地发挥了促进交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作用。省赛的开展也促进了省内高校在国赛中的发挥,如在第八届国赛中共有11所湖北高校获得团体奖 (这届大赛总共是18所省内高校同时参加了省赛和国赛),其中首次参赛的江汉大学获得团体一等奖,武汉科技大学代表湖北省获得最佳省赛组织奖。
省赛比赛规模逐年扩大,2018年第一届湖北省省赛参赛高校只有9所,参赛师生约45人。2019年第二届湖北省省赛参赛高校达到了20所,参赛师生121人。
下图是第一届省赛的评分室,吴老师和所有评委一起讨论评分细则。看各位老师的认真劲,大家想不到这是在高温近40℃的环境下工作吧。
去年由于疫情影响,第三届省赛没能正常举办,但丝毫没有影响省内高校间交流的热情,在武汉和襄樊分别举办的小区域交流赛如火如荼,7所学校参加了区域交流赛。交流赛在特殊时期为选手们提供了宝贵的锻炼交流的机会。
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眼下吴老师又正筹备着今年的省赛,预计今年省赛参赛高校将接近30所。前段时间大家还在群里积极讨论着合适的举办时间。说到这,不得不说在吴老师的带领下,湖北金相大赛群十分的民主、和谐。每次有重大事宜,吴老师都会在群里通知,让各高校老师反馈意见,再做决定。当群里有新鲜血液加入时,群里的“老人”们都会整齐“列队”欢迎。平时,老师们时不时冒个泡,发个红包,已是家常便饭。在线下我们也经常组织聚会,交流经验。
对于金相技能大赛,吴老师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么多届大赛以来,吴老师一直秉持“锻炼第一,成绩第二”的原则,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大赛有所收获,而这种收获不仅是专业能力上的锻炼,更是心态及人生观的培养。他一直教导学生,磨金相是一个细致的活儿,从一块普通的铁块,到一个具有观察价值的“金”相试样,要经过磨、抛、蚀等多道工序,每一个过程都不能省略忽视。不可操之过急,但又不可漫不经心,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方法,才能顺利完成金相的制作。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射影呢?人生起起伏伏,遇到挫折勇往直前,不受外界干扰,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处事不惊,遇事不乱,才能练成真“金”。
说了这么多吴老师与金相大赛的“缘分”,再跟大家聊聊学校里的吴老师。吴老师是我们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金属材料系实验教学改革带头人。在吴老师的主持下,系里完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金属方向) 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整合更新了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目前学生用的实验教材都是吴老师编写的。从教30多年来,吴老师一直讲授材科专业的“材料科学基础”、“金相分析技术实验”和“热工设备原理与设计”等核心专业课程,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金相组织分析及学生指导经验,这些经验为吴老师培养学生参加金相技能大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也十分喜欢他,材科1804班华铮同学是吴老师班里的学生,经常私下称:吴老师是一位特别温暖的爹爹,平时都会鼓励她“还可以、蛮好、不错了”,很少批评。本次大赛华铮同学第一场比赛发挥失利,心情低落,吴老师在晚上的碰头会上安慰了她足足半个多小时,让她放松了心情,也让她在第二场比赛发挥出了原有的水平,获得了个人三等奖。
武汉夏天炎热,天天可以享受“天然桑拿”。原来条件不好的时候,实验室里面还没有空调,吴老师看到学生们汗流浃背,埋头苦干,转身就到水果店抱了个大西瓜,和同学们一边啃西瓜一边聊试样。
不过,大家千万不要被吴老师平时生活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外表所欺骗,在对待工作或处理问题上,吴老师十分认真、严谨。在这里引用吴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我们干一件事,要么就把它干好,要不就不要干。”吴老师是这样说的,这样要求学生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在学院把组队参加金相大赛的工作交给吴老师后,吴老师就把这件事纳入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并且在指导学生训练、培养学生制样能力和组织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竞争意思和心理素质等等方面,做到了一丝不苟,花费了大量心血,不图回报。作为一位教龄30多年的老教师,吴老师和众多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一样,一直在努力践行着“老黄牛”精神。
流水账说了这么多,大家也看乏了,不知大家是否对吴老师有了那么一点点地了解,在此仅抛砖引玉,相信在今年第十届上海大赛上,我们又会看到吴老师那辛苦忙碌的身影。
本文由武汉理工大学曹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