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眼里,刘瑛老师是一个既热情幽默又严谨负责的老师。“热情、严谨、认真负责、幽默、能力、活力”,代表了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
在同事眼里,刘瑛老师是一个让人愿意一起努力做事的人。
奉献与付出。自2013年,近十年坚持指导学生参加金相大赛,十年如一日,无数日日夜夜坚守,陪伴学生的训练。无论是忙碌的日常教学任务之后,还是炎炎夏日的假期时间,晚上的加班培训或是训练赛,星夜离开实验室培训室都是刘老师不断付出的永恒主题。
坚守与拼搏。自2013年带队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高校金相技能大赛,连续8年带队参赛,一次都没落下。我想,之所以我们的大赛能够如此充满热情的举办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刘瑛老师将体育比赛的拼搏精神和激情带入了金相大赛。
追求与卓越。自2019年发起“微美Metal工坊”创客空间,在校内连年评为优秀。刘瑛老师是校运动会教职工比赛的跳远、百米和铅球三项比赛冠军,可以说是南京理工大学跑得最快、跳得最远、力量最大的女教师。拼搏精神与追求卓越的结合,给我们金相大赛一年一个台阶的成绩跃升注入了催化剂,我们在全国金相技能大赛中从2018年的全国团体第三名提高到2019年的全国团体第二名,离团体第一名每次都差了那么一点。在这个基础上,我想刘老师已经心里深深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斩获全国金相大赛团体第一名的梦想,这个梦想可能很近也可能很远。无论如何,我们有了梦想,就要为梦想而奋斗。
责任与毅力。勇挑重担,自2010年接下《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致力于金相的实验与大赛培训,组织了金相大赛的训练团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学生金相大赛培训的创造了优越的空间和硬件条件。
陪伴与爱护。每次比赛,刘瑛老师亲自把学生送到赛场门口,给学生拍照,并在门口等待学生比赛结束,第一时间见到学生,询问并关心学生的表现,尤其是学生心理状况。每一次比赛,与学生同吃同住同行,与学生打成一片,是学生心目中可敬的瑛姐。
信念与执着。如何公正客观的选拔参赛选手是我们一个面临的问题。我们在选拔参赛选手时,总会有一些个人的主观印象。为了避免这种主观判断,我们总是在校内选拔赛中,匿名打分,采用10 ~12轮校赛的总排名选拔学生。即使是这样,在最后确定国赛选手时,我们仍然会争执孰优孰劣。刘瑛老师总能做到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并准确评估学生的发展潜力。我想这已经超越了金相技能比赛的本身,更多地考虑到了学生的未来和职业规划。
科学训练。在金相大赛组织参赛早期开始,刘瑛老师力请一位踏踏实实干了一辈子金相的实验老师李友荣,专门负责学生的金相制备和观察的实验细节的教授,而几年来包括退休后几年,李老师也是一直倾囊相授,不但对历年的参赛学生,也帮助了刘瑛老师和李建亮老师这几个年轻老师的成长。最近两年随着李老师由于年龄问题的逐渐隐退,科学训练也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除了李友荣老师传承下来的一些细节处理和亲力亲为的做法之外,刘瑛老师还不时总结她自己在多年教学中累积的经验用于金相大赛参赛学生的指导。金相的制备和观察不是一个光埋头练的实验过程,有理论基础有实验经验细节关注才是“磨好样”的关键。并且针对每个同学的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定期做一些经验分享会,于是这几年训练过程中学长传授经验、同学互相分享是常用之法,而充分利用金相大赛网站的各届大赛的投稿分享文章,细细研究、分工总结分享也是相当受学生欢迎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总结分析和演示汇报的能力。
关于刘瑛老师的关键词想想其实有很多,我想到一条就写一条,也许不全,可总结下来,问一句为啥,刘老师到底是什么魅力让同学们喜欢,让我在内的同事愿意追随一起做事?
在2013年之后的第二个五年期间也就是最近这几年,也正是我校开始从教务处层面推崇第二课堂和创客空间的建设,于是刘老师身边慢慢汇聚了更多愿意一起为本科生教学而努力的人,也就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一个团队,包括我在内。而更惊喜的是这些相对固定的班底,我们这几个人,有不同的本职工作和岗位,如今作为“微美Metal工坊”的常驻成员,有各自分工也发挥各自所长,却只是自然而然地热心于学生的基础教学,热心于带学生参与一些学科竞赛而已。刘瑛老师那样的坚持和张罗让我们聚到了一起,没有行政指派,甚至没有利益相关,却那么自然而然的志同道合。
总结不出具体的原因,最后只有用一个词来概括吧——“情怀”!
情怀而起,年轻老师开始时候的情结——对金属的执著、对金相的热爱、对为人师表的坚持!
情怀而已,在未来的很多年,我相信刘瑛老师还是那样的一个人,雷厉风行、热情和严厉!自带的魅力吸引同样有着情怀的人!
图1 那些年开始的团队——那是我们情怀的开始
(左起:刘瑛、李建亮、李友荣)
图2 参赛学生的笑脸——那是我们情怀的奖赏
图3 打成一片的师生——那是我们情怀的动力
图4 我们的刘瑛老师——那是我们情怀的中心代表
笔者按:文章成稿完成之时,正值南京最热之时,拖延至今,不胜惭愧,亦正值暑假伊始,我刷了几集《觉醒时代》之时,与刘瑛老师闲谈几句,均言各自感慨万千。未能刷完全剧,也未及时间细细交流彼此心得体会,“先生”之称乃我自小觉得作为老师最高的尊称,愿若干年后你我诸人退休之时,亦有幸能有生称吾辈为“先生”。仅以此拙文敬“情怀”之人!本文以李建亮老师开篇为主,我为辅完结,本意说一说刘老师的事迹,无奈能力有限,想到什么就寥寥数语,接触刘老师也短短两年光景,实例部分本由李建亮老师补充,无奈未能如愿,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阅者海涵!(2021年7月17日于南京)
本文由南京理工大学供稿。执笔吴秋洁,浙江湖州人,现为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讲师。早期从事企业安全培训与技术培训相关工作,致力于教育质量管理等相关研究,2019年起转入材料学院实验中心,开展本科实验教学和创客工作室相关工作。